English

理论创新与创建实践的互动

——读《文明城市论》
2001-03-31 来源:光明日报 李伦 我有话说

怀忠民同志主编的《文明城市论》(大连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现代文明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学术专著,很有特色。该著以“文明城市”等若干概念为细胞,以文明城市成长的自然历史过程为线索,构建了文明城市理论体系,试图回答“什么是文明城市,如何建设文明城市”两个基本问题。作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关于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思想,阐明文明城市的本质是以市民为主体、城市为载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统一体;以此为核心理论,并融合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都市文化人类学理论、科教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概括和总结国内外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实践经验,对文明城市理论进行了跨学科的建构,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城市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

《文明城市论》全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文明城市的历史与未来,旨在考察人类城市文明观和中国文明城市的历史演进,提示和分析城市从作为文明的载体到与文明的冲突,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危机,进而探讨为解决这些冲突而呈现出文明城市发展的若干新趋势,从而论证了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文明城市的理论建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文明城市的建设模式。由此不难看出,该著具有强烈的实践气息。作者把文明城市一般理论和我国文明城市建设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城市的若干对策措施,总结出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城市居民是主体,经济建设是前提,精神文明建设是灵魂,环境建设是突破口,社会建设是基础,公共政策是保证,政府系统管理是关键。这些通过创新与实践互动所得出的结论对于我们推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该著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通过对文明城市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文明城市是三个文明统一体的总体构架,并以此作为起点,从宏观把握与微观探讨的结合上来分析文明城市的建设模式;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在逻辑上再现城市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历史联系,从而提示出城市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他们根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特点,大量地使用了案例分析法。正是这些详实而丰富的案例,为全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这样一部融理论创新与创建实践互动的学术著作,如果能够将典型案例和事例以专栏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配上一些精美的图片,将会给全书增色不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